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治理体系与金融安全”成功召开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活水”如何进一步“滋润”实体经济成为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重要议题。“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行论坛连日举行多场论坛,嘉宾们围绕“金融创新助力制造强国”“坚持新理念,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话题,为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探寻新思路。

                         昨天,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举办地街区,醒目的大屏幕实时播放着会议情况。

聚焦供应链金融 精准服务中小制造企业

10月20日晚举行的行论坛上,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的银行,战略新兴产业贷款1万亿元;制造业的产业链融资连续两年保持30%以上增幅。

金融机构应加快创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制造业金融的适应、竞争力和普惠。”在他提出的四方面建议中,既包括强化金融精准对接,还包括发力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稳链强链,“金融机构应把支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竞争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表示。

年来,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金融与产业科技发展之间仍存在着屏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也提出,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设计个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精准匹配上下游中小型制造企业的需求和供给。

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满足真实金融需求

年来大力推进金融普惠,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论坛上透露,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支持了4000余万户小微经营主体融资,同比增长30.8%。

人民银行还建立科技企业融资对接机制,加大对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9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2万亿元,继续维持高速增长。范一飞表示,新形势下将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经济发展韧

“要发现和满足真实金融需求。”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表示,发展普惠金融还需提高服务的精准。举例来说,当前老百姓对大病保险、长期护理险以及巨灾险、农业险需求很大,满足这方面的需求既有利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减少损失,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灾返贫,同时使需要照护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商业渠道得到较好的护理。这些都是普惠金融真实的金融需求,需要金融机构去发现、去满足。

提高直接融资占比 支持科技创新

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方向,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直接融资支持机制,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使命。

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张望军在致辞演讲时表示,疫情暴发以来,科技、资本和产业呈加速融合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136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2680亿美元,其中科技企业家数和融资额占比分别为24%和33%。今年前3季度全球共有1630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3300亿美元,其中科技企业家数和融资额分别占比26%和35%。

从国内看,创新资本和产业循环正在加速。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549家企业IPO融资6100亿元。随着国内资本市场体系更加包容,已有24家未盈利、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企业在A股上市,37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记者 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