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和蒲剧首度亮相申城小剧场 400年古老剧种跨越新时空

刚过去的周末,长江剧场的红匣子一连两晚迎来“新面孔”——汉剧《再见卓文君》、蒲剧《俄狄王》。汉剧与蒲剧,这两个拥有400年悠久历史的剧种在今年首度加入“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演出行列。令申城戏迷尤为惊喜的是,首度亮相的两位“新朋友”虽古老却极具现代意识,前者大胆玩起穿越梗,后者无惧于挑战改编经典古希腊悲剧。

自创办起,在“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中登台亮相的剧种已超过20个,梨园戏、高甲戏、花灯戏等小剧种都在这个台上带来诚意之作。随着“朋友圈”的逐渐扩大,带小剧场作品来戏曲大码头试水已经成为不少戏曲院团的必做功课,这也正是“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举办的宗旨之一——激活当下戏曲的创作力。

行当表演融合现代元素,掀开汉剧的另一面

唱Rap、骑衡车、玩自拍……欣赏《再见卓文君》的过程充满惊喜和未知数。开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遇后园,恰逢知己,互诉衷肠,相约私奔成都。猛然时空变幻,吴三三责备丈夫木木沉迷写作。现代人程四与古代人程郑来回穿越,串联起两对情侣的发展,上演出一幕幕令人捧腹却又温情感人的故事。

有着400年历史的汉剧曾首开“皮黄合奏”的先河,“徽汉合流”为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上海戏迷来说,提起汉剧,第一印象多为传统戏,武汉汉剧院也曾携“陈派”代表剧目《宇宙锋》参与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要把比京剧历史还悠久的汉剧搬进小剧场并非易事。据《再见卓文君》带队负责人张辉介绍,位于武汉的人民剧院有一大一小两个剧场,大剧场多演传统戏,小剧场多演折子戏,而为了小剧场特别创排作品的情况并不多见,《再见卓文君》便是其中一例。

虽然剧情设定足够贴当下,但张辉认为汉剧的精髓仍旧是《再见卓文君》最大的魅力所在。拥有完备角色体系的汉剧被称为“行当的艺术”,在《再见卓文君》中,这样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中囊括了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等重要行当,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表演特色。如吴三三的演员行当为八贴,在表演上借鉴了汉剧传统戏《打灶神》等传统经典的手法,充分展现了八贴行当重念白做工的特点,将角色的俏皮泼辣演绎得精准生动。卓文君的行当则为四旦,在唱段上借鉴了汉剧大师陈伯华的代表唱段“琵琶词”。

凭借《再见卓文君》,汉剧迈开了大胆一步,而前方的小剧场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首次参与展演,张辉愿意称之为一个全新的起点:“剧组上下都抱着学的心态,想看看别的剧种是怎么做小剧场的,回去之后,我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创作了。”

九个月打磨剧本,剥开蒲剧内核

“早知一生咒难破,何必苦苦来逃脱。”《俄狄王》中环环相扣的剧情和饱满的表演让人眼前着实一亮。初次挑战小剧场,临汾小梅花蒲剧团的眼界足够高,直接将剧本锁定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这样的选择并非心血来潮,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首,蒲剧以擅演正剧和悲剧闻名,善于用技巧来塑造人物。

“光是剧本打磨就用了九个月。”《俄狄王》导演王晓彤表示,“我们希望在尊重原作锁闭式结构的前提下,体现中国戏曲独有的表达方式,用戏曲的‘形’来包裹索福克勒斯的‘魂’。”剧中的龙套还借鉴了古希腊戏剧中歌队的角色,力图摆脱脸谱化,定位在剧中人和局外人间摇摆,带领观众走入角色内心。而为了使观众欣赏时不产生违和感,团队也下足功夫,从《山海经》中寻找相应的地名和人名,并淡化“弑父娶母”和原著中带有神话色彩的元素,借此强化剧中形象的本土意识。

与厚重的文本相对应,《俄狄王》的舞台出乎意料地简洁,全场不设任何支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对传统的回望与回归。”王晓彤对记者说,“戏曲本来起源于勾栏瓦舍,蒲剧的内核足够强大,我们希望观众将目光尽可能聚集在演员身上,这也是普及剧种的一次尝试。”(记者 王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