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阅读“私域流量” “书香社会”芬芳你我
今年4月23日将迎来第27个“世界读书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都能读上书”,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连续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正逐渐成为一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践行的活动。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阅读意愿日趋浓厚,阅读途径愈益丰富,正逐渐呈现出从私域到全局、从少数到多数、从单一到多元的良性态势。
从一隅书房到一城书香,优化“流量布局”。近年来,为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设施的“刚需”,新型24小时城市书房、社区阅览室、农家书屋等阅读空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接连“生根发芽”,使公益阅读设施和图书资源在基层“全面开花”。辅之以图书通借通还的“大循环”功能,让公共阅读服务延伸到阅读端口“最后一公里”,阅读资源得以直接送达老百姓的家门口,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15分钟阅读圈”,极大满足了广大群众“无时限”“无局限”“无差别”的阅读需求。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打开“流量格局”。随着“喜马拉雅”“豆瓣阅读”“网易蜗牛读书”等手机App的崛起,在线阅读已然成为新的流量蓝海。线下,各地图书馆不断加大对电子化阅读设备的投入,均拥有电子报刊阅读机、电子图书阅读机、教学触控一体机等装置。同时,加强对线上阅读平台的建设,开拓“流量端口”,将多样的数字阅读服务形态应用到手机端,既让读者享受到了阅读科技神奇感,又使得阅读本身变得轻松、便捷、有趣和愉悦。
从一席难求到一呼百应,破解“流量困局”。服务是各类阅读空间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图书馆作为“阅读圈”里公认的提供各类公益阅读活动的主要载体,其对服务对象的承载能力日益饱和。为吸纳更多群众参与阅读,社会面的各类阅读空间正积极衍生扩充其他阅读推广模式和载体,助力分流读者群体,避免“坐庄”式服务。如在馆外举办基层巡回书展、引入民间非遗文化营造浓厚人文氛围、组织沉浸式图书现采活动等,通过融合多元模态,向更深处漫溯,引流推广全民阅读。
读书播种智慧,阅读传承文明。阅读体现了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下,阅读的根扎得有多深,整个民族的素质和境界提升就有多大的潜力。书卷气是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智慧源泉,它不仅能丈量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也昭示着全体人民的精神厚度。希望读书声声推开大众每一扇窗,让阅读之光点亮万家灯火,待到书香社会建成时,文化强国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