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守关人”覃巧宜:“90后”支援人员成为“最佳拍档”

5月9日上午8点,覃巧宜走进白云区凤和村管控区西出口,利落地换上隔离衣,按紧了医用口罩,绷上头套和手套,背上消毒水,和刚值完通宵班的同事交了班。

“麻烦出示一下工作证和健康码,测一下体温。您先等一等,车子还没消毒……”每天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运送物资车辆进出管控区的高峰期,来自科学城集团的“90后”支援人员覃巧宜要把这些话重复一遍又一遍。

管控区的出入口是区内居民物资保障的“生命线”:物资配送车、工作人员车、垃圾清运车,还有人员转运车……每天都有超过100辆大大小小的车辆从这里进出,关系着村里14000人的日常生活与防疫物资供应。

车辆来往没有那么繁忙的时候,覃巧宜就坐在树荫下的板凳上歇息一会儿,但一看到有车进来,她又马上蹦了起来。

测温登记,对过往车辆进行消毒是管控区“守关人”的日常工作,一天下来,覃巧宜不免感到枯燥疲惫,这时候她总会想起她的“老搭档”孔书奇。

58岁的孔书奇是来自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台一铜业有限公司生管部的仓储课组长,也是广州开发区支援白云凤和村最年长的支援人员,但他常说:“你们别看我年纪大,头发发白,我可能比你们干得还好。”30斤重的消毒水,不服老的孔书奇一背就是8个小时。

5月4日刚来到凤和村时,有不少“90后”“80后”支援人员看到他都感到惊讶:“您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当志愿者?”但是孔书奇说,他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所以想着能再干点什么。

5月6日,“60后”孔书奇被安排和“90后”覃巧宜搭档负责“守关”,一人负责给来往车辆消毒,一人负责查验工作证、健康码,他们成为“最佳拍档”。

如今疫情缓和,支援人员陆续返回,孔书奇也于8日回到公司安排的隔离酒店进行隔离。虽然退居后方,但是他的叮嘱和鼓励却继续回荡在覃巧宜的耳畔。

“守关人”实行三班倒,第一班从早上8时到下午4时,第二班从下午4时到深夜12时,通宵班从深夜12时到次日早上8时。覃巧宜说,下午4时交接完日班后,还有可能突然收到通知,需要支援拨打流调电话,“有时候一个晚上要打100多通电话,一打就是3个多小时。”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能得到居民的支持和认可,覃巧宜认为辛苦是值得的。而每当她感到撑不下去的时候,她总会想起“老搭档”的话:“只要坚持下去,曙光总会到来。”( 记者陈钧圣 肖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