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和王老吉为什么分家? 王老吉为什么改名加多宝?
2011年,广药集团要求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一场长达7年的诉讼拉锯战自此展开。
王老吉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王泽邦undefined被公认为凉茶始祖。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老吉凉茶成为广药集团下属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产品。该公司掌握着王老吉的配方,并注册了王老吉商标。
1993年,鸿道集团得到王老吉后人王建仪undefined授权,可永久使用王老吉配方,同时也允许集团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使用相应授权。鸿道集团分别与广药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广药集团签署商标许可权,获准使用王老吉商标。
也就是说,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加多宝集团使用的配方均为王泽邦当年研制的配方。
因拥有商标使用权,所以,在1993至2011年间,加多宝集团一直使用着广药集团的商标“王老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销售的红罐王老吉主要由加多宝集团生产,而绿盒王老吉主要由广药集团生产。它们虽都名为“王老吉”,但由于加多宝集团的成功营销,红罐王老吉一路呈现爆炸式增长。相比之下,绿盒王老吉要逊色很多。如此巨大悬殊下,广药集团坐不住了,一系列争夺自此开启。
按照最初签署的王老吉商标许可协议,加多宝集团可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0年。也就是说,2011年,加多宝集团对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已超出限期。但当时,王老吉商标已被估值超过1000亿元,对加多宝集团而言,物归原主如同割肉。
2012年5月9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undefined裁决: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以及下属公司加多宝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同年7月16日,北京一中院终审裁定驳回加多宝集团二次上诉。广药集团首战告捷。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条不通换一条。2012年,加多宝集团开始对红罐王老吉“变身”,强化“加多宝”品牌,并开始在红罐王老吉罐身上,印上同等字号的“王老吉”与“加多宝”。广告语也随之更换,开始投放“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等广告语。由此也弓I发了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的第二次大战。
广药集团认为,这些广告会误导消费者以为“王老吉”与“加多宝”是同一产品,或“王老吉”已改名“加多宝”。于是,广药集团又将加多宝集团告上法庭。加多宝集团败诉,并为此付出了300万元的赔偿。
加多宝是块硬骨头。从2013年开始,加多宝集团开始声称所获王老吉凉茶配方来自王老吉后人的独家授权,且加多宝集团是唯一得方者,自此开启了与广药集团第三次争斗。2015年12月23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要求加多宝集团立即停止涉案虚假宣传及商业诋毁侵权行为。
配方、商标都不是自己的,红罐总可以是自己的吧。2014年,加多宝集团又开始与广药集团开启红罐之争。结果,广东高院一审判决,红罐凉茶装潢所有权归广药集团所有,于是,市场上红罐黄字的加多宝凉茶变成了黄罐红字。
本以为加多宝集团自此将沉寂下来,但它却倔强地开始了继续上诉之路。直至2017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广药集团与加多宝集团对红罐王老吉包装装潢权益均有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自此,“加广之争”终于告一段落。
2012年以前,市场上冠以“王老吉”商标的凉茶大概有两种。
一种是红罐包装,由加多宝集团生产;
另一种则以绿盒示人,由广药集团生产;
两者独立经营,各用各的配方,唯一的瓜葛就是,,因为“王老吉”这个商标是由广药集团注册的。
在加多宝集团的大力宣传下,红罐王老吉越做越大,越卖越好,后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语更是家喻户晓。
广药集团便决定收回加多宝集团关于“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因为广药集团每年收到的租赁分成并没有水涨船高,再加上续签商标使用权租用合同时出现了受贿的情况,
2012年-2014年间,市场上的红罐凉茶出现了“双胞兄弟”。于是,其中,罐身上印有王老吉的,生产商是广药集团;
而印有加多宝的,才是加多宝集团的产品;
在味道上,加多宝其实就是原来的王老吉。
也就是说,
只是,相似的包装、相似的味道,又存在品牌上的混乱关系,这让消费者多少有些懵…..
广药集团觉得加多宝集团是在侵害自己的品牌权益,加多宝集团则觉得广药集团坐享其成。
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
双方便选择在2012年7月6日这一天,把对方给告了。
或许是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
红罐凉茶装潢所有权归王老吉所有,加多宝凉茶外包装已构成对王老吉的侵权,需赔偿王老吉1.5亿元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26万余元。
在熬过了漫长的两年多时间后,2014年12月19日,广东高院终于宣布了一审判决:
于是,在积极推出金罐装的同时,加多宝集团毫无悬念的选择了上诉。
这下,加多宝集团就更觉得委屈了,
别说,加多宝还真“赌赢”了!今天(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来了,王老吉和加多宝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对此结果,加多宝集团迅速在官网上发出声明称“衷心感谢”。
随后,王老吉发出官方声明称“尊重结果”。
“红罐之争”是真的要落下帷幕了!
可见,甭管此前有多少恩怨,这一次,有了最高法院这个“和事佬”,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的
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品牌之战!
其实,对于加多宝和王老吉来说,“红罐之争”只不过是众多品牌之战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针对“王老吉”主要就在做两件事
这些年,:
在广告语上的火药味也很浓。
在打官司这件事上,除了上面提到的包装问题,两家公司
广州中院判定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为加多宝”等广告语涉嫌虚假宣传,
2013年1月,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王老吉1000多万元。
广州中院判定加多宝“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怕上火更多人喝加多宝、配方正宗当然更多人喝”等三条广告涉嫌虚假宣传,
2014年11月,向王老吉赔偿500万元。
北京三中院判定“加多宝凉茶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 、“加多宝凉茶荣获中国灌装饮料市场七连冠”等广告语构成虚假宣传
2014年12月,,赔偿王老吉300万元。
……
此前的每一场,都是以加多宝失败为告终。
就这样两家前前后后打了二十多场官司,但除了今天的“共享红罐”外,
加多宝集团败诉22次,并面临着共计约46亿元的天价索赔。
截至2016年9月,
并适时推出了对不起体
对此,加多宝集团早就表示过很无奈,:“”。
只是,情怀这种东西并不是万能药。
眼看着官司没完没了的打,不少人甚至觉得这是两家公司刻意做的“官司营销”。
王老吉与加多宝分别以26.15%,25.81%的比例占据了十大饮料品牌网络负面口碑的前两位
《2014年~2015年饮料品牌网络口碑和影响力报告》数据显示,,两者负面信息数量一起占了饮料企业负面信息总数的一半以上,两者在十大饮料品牌中的网络口碑最差。
在市场竞争这块,
与此同时,此前有人爆料称,在品牌之争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加多宝甚至会私下和一些超市老板达成协议,或用现金,或用加多宝抵,总之,就是不让王老吉接触到消费者。
爆料有无夸张成分虽然我们无从探究,
但相信很多人曾遇到过这样的状况,就是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明明自己说的是要王老吉,但服务员递上来的却是加多宝......
无疑,这样的“小伎俩”,有助于快速建立品牌的存在感,但加多宝想要重现昔日在“王老吉”品牌上的辉煌,这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本来,品牌一旦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再要改变将很困难。
比如大家一想到高端,就会想到苹果;一想到碳酸饮料,就会想到可口可乐。
加多宝集团便开始了广告“轰炸”。
于是,
王老吉已改名为加多宝,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怕上火,喝加多宝
2012年以来,加多宝(红罐)连续三季独家冠名了红遍大江南北乃至全球的《中国好声音》,并通过主持人口中不断提及的“”,华丽的完成了对原有 “王老吉”品牌消费者的转换。
加多宝迅速反超王老吉,占据了市场主动地位。
正是靠着这种营销优势,
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今年发布的《2015年度饮料行业整体运行报告》显示,加多宝凉茶销售市场份额占52.1%,居市场首位。
但加多宝公司的日子并没有自此好过起来,自2016年9月以来,公司甚至被不断报道出正在遭遇停工、裁员、资金链紧张等问题,虽然大部分被证实是不实消息,
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其实,
大家对始终保持一个味道的凉茶早已经不那么热爱了。
因为,随着消费者口味升级及各种新型饮料不断问世,
公开数据显示,2009-2012年之间凉茶品类保持了16%-18%的高速增长,而2015年上半年凉茶市场的增速为零,2016年凉茶市场数据虽然没有权威统计,但增幅不大。
而面对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对加多宝和王老吉来说,与其天天掐架,真不如把精力都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