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刑的死因是什么?绞刑分成为两种?
1、为什么说绞刑的死因至今还是个谜呢?这得从受刑者最后活过来了的故事说起。
1724年2月28日,英国爱丁堡的格拉斯广场树起了绞刑架,一位叫麦吉的年轻女子因“弑婴罪”被判处绞刑。成千上万人眼看着她被吊了半个小时,法医检查了她的脉搏心跳后宣布执行完毕。装着麦吉的棺材被一架马车带往墓地,可是在半路上麦吉却苏醒过来并敲开了自己的棺材。
由于她的判决书写的是判决“绞刑””而非“绞刑致死”,最后她又以无罪之身又活了四十多年。这逼迫英国立法者把绞刑修改成了“绞刑致死”,而格拉斯广场从此成了一个著名观光景点。
而另外一个绞刑失败的案例则是英式坠落绞刑拉断了受刑者的身体。坠落绞刑本来是为了更干脆利落实施绞刑,放开脚下的活板会让受刑者有一个自由下落的过程,绞索可以瞬间让颈椎断裂。但是如果绞索过长或者受刑人体重超标就会出现身首分离的恶性事故。
所以如何设计出最完美的绞刑架,对刽子手的的经验和数学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成熟的刑罚,绞刑困扰立法者有一个重要问题一直没有答案:受绞刑者到底是怎么死的?
2、绞刑的死因复杂超乎你想象!
关于绞刑的死因,1870年法国的法医塔迪厄认为是窒息,这种观点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随后更多的法医研究发现恐怕绞刑的背后真相可能复杂到永远也搞不清,甚至在同一个绞刑架上受刑者都会因为种种施刑的细节从而死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第一种是受刑者的颈大动脉受到压迫阻断从而导致大脑缺血,这是一个温和又漫长的过程,虽然几秒钟就能失去意识,但是完全执行成功则需要十分钟以上时间。
第二种是颈椎骨断裂导致中枢神经和颈椎大动脉瞬间切断,受刑者往往是因为颈椎断裂先瘫痪,真正的死因其实是大脑缺血。
第三种是气管闭合导致的窒息。虽然大部分人认为这是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很少发生这种情况。在窒息发生前,可能大脑缺血已经开始致命了。
第四种是因为血管压迫导致的心脏衰竭。实际上法医解剖的真相是受刑者因为紧张而导致心脏衰竭甚至破裂是很常见的,这极大加快了致命进程但绝非主要原因。
综上而言,绞刑的机制非常复杂甚至是多种因素在同时起作用。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罗马尼亚最著名的法医先驱尼古拉·.米诺维奇决定亲自把自己吊起来做实验。
3、为了验证绞刑的死因,竟然有亲自反复上吊的科学家!
法医专家·米诺维奇决定亲自把自己吊起来做实验,这种疯狂的举动其实是医学先驱们的正常操作。比如给自己注射致命病毒或者往心脏里插导尿管。米诺维奇的特殊之处在于故意体验死刑。
为了谨慎起见,他起初设计了一个自缢机器,可以自己用手拉滑轮上的吊索来控制时间。然后他就把自己的脖子套进了绳套,同时让其他专家围观。让人围观这件事当然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最先感受到的是5秒钟内视力逐渐丧失,然后脸涨成紫色,最后是失去意识。在晕厥前的最后一刻,他自己放下了吊索,手指此时会出现触电一样的刺痛,而观察者则看到了他的眼睛充血并发生毛细血管破裂。
他觉得这样并不满足,他需要把自己全身的重量都吊在绳子上。他知道全身的重量是不可能靠自己解救成功的,于是他让助手把他完全吊起来。他神奇地将坚持上吊的时间从4秒提高到了持续26秒。
在试验记录中他写下了自缢体验:“疼痛几乎是无法忍受的,耳朵里的哨声太大了,在场助手的大声数秒都听不到了。此外,呼吸的冲动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实验不可能持续下去。”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张他的颈部受伤的照片。
然而接下来的一次实验差点要了他的命。虽然助手放开了绳索,但是绳索仍然紧紧地缠绕着他的脖子,幸好当时抢救准备充分,很快解开了绳索。
实验仍然在推进,他在最后的第十二次实验用了拉得最紧的也是最危险的活结,绳子几乎已经要勒断他的喉管和肌肉,这导致他忍受了一个月的吞咽剧痛。至此实验已经无法往深一步推进,毕竟再怎么疯狂都不能让绳子拉断自己的颈椎。
最后他确定了绞刑中窒息并非主因,遗憾的是他也没有找到绞刑的全过程机制。绞刑的死因至今是一个没有被完全解开的谜。但是米诺维奇也强烈提醒所有人千万不要尝试把自己吊起来,在绳索勒紧脖子的第一秒钟人就会丧失解救自己的能力,接下来的痛苦是极其不能忍受的。
绞刑实际上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
1、缢死,俗称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
2、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
绞刑一般是指执行死刑,但绞刑的两种情况也可用于谋杀、自杀。作死刑解释时,又称问吊、缳首死刑等。如用于自杀则称自缢。一般在行刑前都要将犯人五花大绑、蒙上头后,再于刑场执行绞刑。一般而言,把要死的人吊在树上或梁上是最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亦称为上吊。亦有像拔河那样的缢杀方法,即两组人员在两旁拉扯绳索,勒死在中间的人。多数情况下,受绞刑的都是平民百姓,因此使用绞刑被当作是不荣耀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