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探索“总校制” “书香墨香”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炎炎夏日,宁化县水茜中学语文老师李伟杰赶到35公里外的县第二实验小学,和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100位教师共同参加教师阅读素养“领航员”提升培训。“阅读是最基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先从老师开始,回去后我会将学心得分享给其他老师。”李伟杰兴奋地说。

地处闽西山区的宁化县针对教育资源有限、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探索“总校制”、“书香墨香”六个一、学段衔接等,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学生发展更全面。

资源均衡,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看似轻松的暑期,对于宁化县实验幼儿园园长王建华来说,却是最忙碌的时候。

“过去,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好学校就集中在城区那几所。工贸幼儿园2019年建成后,虽然填补了部分学位,但口碑不足。”王建华说。推行“总校制”后,经验丰富的王建华成为总园长,以“单一法人”的身份同时管理总园和工贸分园。

结为总分校后,两园的变化令人惊喜——一方面,分园承接总园部分学生,总园由此腾出空间增设功能室,办学条件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一套班子和制度管理两园,教学教研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每年新老教师以一定比例双向交流,新教师成长迅速。

短短3年,工贸分园30位老师中有10位成为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如今,工贸分园教学质量有了极大提升,得到学生家长的信任。

不仅是幼儿园,教育资源不均衡是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总校制’办学模式的探索,通过制度共建、师资共育、教学共研等方式,推动以优带新、以强带弱、以城带乡,整体提升城区新校、农村弱校的教育质量,极大缓解‘择校热’。”宁化县教育局局长兰鹏告诉记者。

在捆绑考核的指挥棒下,共同发展成为现实,城乡同上一堂课,乡村教育短板不断补齐。位于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的治民族学校与城区的城东中学结对后成长迅速,今年全市中考均分排名首次进入三明市前20名,这是前20名中的唯一一所农村校。

为让孩子上好学,宁化不光在机制上下功夫,在经费投入上也“不惜血本”。2019—2020年,县公共财政投入教育支出分别为6.54亿元、6.83亿元,分别高于财政收入增长4.17和3.32个百分点。2021年,宁化财政投入教育支出为7.17亿元,同比增长5.06%。

素质均衡,促进发展全方位

暑假来临,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张俊华却很忙碌——隶书练、英语对话、乒乓球训练……张俊华在学校举办的暑期托管班度过了丰富多彩的两周。

“过去都不敢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通过一次次朗诵、唱歌训练,现在孩子落落大方、充满自信。”许多父母这样感慨道,这是宁化县聚焦山区孩子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缩影。

山区孩子较难接触到各类素质课程,为此,宁化创新实施中小学综合素质“六个一”工程,即诵一篇美文、写一页好字、唱一首歌曲、绘一幅图画、爱一项运动、会一门劳技。

县里要求学生每学年掌握一项技能,如一年级学会整理书包、三年级学会清洗红领巾。县教育局每学期进行抽查,倒逼各校重视素质教育,上足上好音美劳等课程。如今,阅读和写字已成为宁化素质教育的“烫金名片”。

走进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幅幅楷书、隶书、行书作品在长廊展出,目之所及皆是图书角,立体化的阅读环境让校园充满书香墨香。

这些成果得益于该校的“五加”建设。校长余洪庆告诉记者,“五加”即老师+学生、长课+短课、软笔+硬笔、普及+特长、过程+结果。具体来说,学校每周开设40分钟写字长课,每天进行20分钟短课,师生一同练硬笔和毛笔。针对书写基础好的孩子,学校还将重点培训。

立体化阅读环境的打造也大有深意。“大力推行书香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多看书、爱看书。”余洪庆表示。

质量均衡,“六年一盘棋”

这几天,宁化初高中衔接暑期夏令营刚刚开班,9月即将进入高一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了解初高中的区别,学高中的学方法。这也是宁化县强化学段衔接的特色举措之一。

在宁化一中校长吴太明看来,宁化多年来坚持“六年一盘棋”的教育思路,始终注重链式发展,更有利于孩子顺利完成学段过渡。“‘小学强基提质,初中壮腰挺拔,高中逐梦突破’工程将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有机结合,小学和初中扎实的基础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后劲十足。”

宁化五中不久前成为宁化一中初中部,校长赖国强对初高中衔接的做法印象深刻,“一是定期邀请高中老师到初中部指导,为初中学生拓展高中学思维。二是推行‘2.5+3.5’模式,即用两年半完成初中课程,剩下半年注入高中数理化学科思维,让孩子们更早接触高中学生活”。

宁化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学段衔接。比如,语文学科推行“大单元”教学后,对初中学生的自主学、系统思维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教育局协调初中学校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衔接高中语文学

这种衔接在幼儿园和小学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县二实小与周边幼儿园建立联动机制,为幼儿园孩子提供观摩培训、七礼教育,帮助他们提前适应身份的转变。

“小财政也能办好大教育。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教育优先,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教改之路,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而有质量的教育。”宁化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徐文锦 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