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报道:【透过职教看就业】“00后”的选择:观念变了,心气高了,女生多了……
初秋时节,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津举办,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发起并主办的一次国际性职业教育大会。
职业教育是天津的一张名片,一批批产业人才从天津走出校园,为“制造业立市”战略和国家的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落户天津,充分彰显了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必将为天津职业教育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
本次大会开幕前夕,记者深入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见到了在赛场上一展风采的职校学子,见到了以“技术蓝领”职业为傲的职场“00后”,也见到了躬耕多年的职教工作者。他们自信足、心气高,以强烈的技术人才身份认同,追逐着自己的“蓝领”梦想,他们的精气神和创造力,正在给产业进步和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资料图片)
让海尔工程师点赞的姑娘
生于2000年的孟颖,是一位武汉姑娘。四年前的一次选择,让她迈进了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校门,这是一所以培养技能型人才见长的著名职业院校。
活泼开朗的孟颖很有自己的想法,不爱拘泥于成见和“刻板印象”。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产业技术人才,对于“蓝领”的定位,记者感受到孟颖是发自内心地喜欢,“我愿意做蓝领啊!我们国家的制造业规模大,人才缺口也多,嗅觉告诉我,应该选择这个领域。我是一个外向的人,就喜欢实践性更强的职业”。
选专业时,她选择了智能制造学院的自动化专业。这是一个看上去“男生化”色彩较重的专业,但孟颖却很坚定,还曾反问一位同学说“女生为什么就一定要学会计呢?”入校之后,孟颖深深地爱上了所学专业,她经常在课后琢磨一些系统运行的原理,琢磨透了,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今年6月,孟颖走出校园,入职位于津南区的一家测控企业。提起上学期间在海尔的那次实习经历,活泼的她用了一个“爽”字来形容,这次实践经历,至今让她和同学们引以为傲。
那是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海尔搭建的一个名为“work day”的产教融合平台,由实习学生团队驻厂实践,提升本领,同时帮助企业改进工艺和流程。说是服务于企业,但坦诚地讲,对于海尔洗衣机工厂这样的“灯塔”级大厂来说,孟颖和同学们不过是“学生娃”。以往批次其他院校的实习生,更多地是停留在“看”的阶段。
孟颖和同学们入驻工厂初期,也曾提出过一个个想法,但或者被厂里的师傅否定,或者被提出改进意见,未能落地。孟颖并没有泄气,敏锐的她在滚筒洗衣机质量检测环节发现一个突破点。当时的检测流水线,仍然需要人工打开滚筒门,人工投放模拟洗涤负载,她大胆设想,是否可以用自动化设备来替代人工。方案提出后,得到了海尔工程师的支持,厂里给他们提供了后勤保障,孟颖和同学们着手干了起来。
他们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分工配合,自己作图,自己加工,用仓库里的废弃物料制作零部件,也用上了3D打印,一番操作下来,形成了“伸缩关节木偶仿生手指开门和旋转送料”的技术方案,经过测试,完美实现预想的效果!看到他们的成果,海尔的工程师也不禁点赞,称赞他们的思路新奇,有创意,不固化。而凭借这个成果,孟颖团队在一次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这次实践,孟颖和同学们的意志也得到了锻炼。当时正是暑期,他们在一个仓库里干活,异常闷热,有的同学身上起了湿疹,但这群“00后”丝毫没有人们印象中的骄娇二气,他们顶着酷热和粉尘,愣是把设备做成了。“我们还没下过地、插过秧呢,哈哈……”孟颖说。
如今,孟颖供职于一家测控企业,小小年纪的她,时间不长就展露了一定的管理才能。她告诉记者,技术和管理并重,正是她期待的职业发展路径。
天津小伙的工匠精神
同为“00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李鹏飞,在另一个“赛场”展示着职教学子的风采。他靠着一套过硬的本领,在不久前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拿下了5G通信网络布线赛项的优胜奖。
赛场就在本校,算是“主场作战”,但国际大赛的特殊气氛,还是让李鹏飞不敢大意。比赛前,指导老师钱国梁告诉他,不要紧张,放松心态,把平时练的发挥出来就好。
比赛开始,李鹏飞气定神闲有条不紊,网络规划、硬件组装、软件排障等模块,他熟练地操作着每一个环节,直至完成所有模块。这是一场纯操作时长达七个多小时的比赛,对体力和脑力都是巨大的考验。和他配合的还有来自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学校的一位小学弟,这位学弟,还是网络布线比赛国家集训队的成员。他们密切配合,完成比赛,成功斩获了优胜奖。
比赛结束后,他回到了家里,爷爷从电视里看到了他参加比赛的画面,为孙子的表现感到欣慰和自豪。这次“真刀真枪”的比赛,让李鹏飞很振奋,也正因为这场比赛,他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习和职业方向。
李鹏飞生于2001年,家在天津宁河。2020年,他通过春季高考考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于通信技术专业。说起自己选择了职业院校,李鹏飞告诉记者,他早就对信息通信技术情有独钟,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网络通信领域的工程师。对于他的选择,父母并未过多干涉,还鼓励说“喜欢就好”。
小小年纪,李鹏飞就领悟到了工匠精神的含义,他时刻把老师教导的“严谨 细致 认真”等要求放在心里。“我们学技术,就是要求细致、认真,馈线包线时,铜芯多长、弯度多少,都要掌握精准。有时(主板)一块板子没插好,就前功尽弃,还得从头检查,没做好防水、绝缘,就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海教园,被亲切地称为大电子。李鹏飞告诉记者,学校良好的学风激励着自己不断追求上进,“班里的同学都在努力学技术,打比赛,我也不能放松。”
职教老师:培养有创造力的“孩子”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张兴会表示,随着职业空间越来越宽,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在逐步转变观念,选择了职业教育,“我们传统的学科教育培养研究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就要培养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他们不是从事机械的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那种具有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如果说孟颖和李鹏飞身上体现着年轻职教学子的活力和朝气,那么在张志利身上,就集中展现着作为职教工作者的创造性和责任感。这些素质,是培养如张兴会所说“有创造力的学生”所不可缺少的。
张志利,“70后”,研究生毕业后在科技企业从事电子设备研发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校园,站到了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讲台上,转型成为老师,这一干就是近10年。在他的讲述里,都是职教学子成长的故事。
企业工作经历丰富,善于循循善诱,学生们都爱上张志利的课。而他则这样分享自己的经验“我比较爱调动学生的思路,有时候一堂课,会把班上所有的学生都提问一遍……”
张志利坦言,我们以往都把职业教育简单地当成一门职业培训,好像告诉学生怎么操作就完了,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学生们思维更活跃,他们并不满足于只是作为机械的劳动“工具”,而是希望更具备创造性。因此,就要传授给他们更多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具备在生产一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曾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工作时的一次经历——他给客户安装一套设备,要通过指示灯来显示机器正常工作,需要加装一个电阻,但是如果电阻值太高,指示灯就不会亮,太低的话指示灯可能会被烧坏,因此掌握好电阻值就非常关键。尴尬的是,当他安装好电阻以后,指示灯近看是亮的,远看却不亮。经进一步检查,原来是灯的亮度不够,问题还是出在了电阻值上,他进一步调整后才成功解决。
通过分享这次差点让他冒汗的经历,张志利带动着学生一起思考,切身的经历和鲜活的场景还原,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提升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培养他们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们加装多大值的电阻。”
“当老师的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学生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为了学生的就业,张志利千方百计挖掘就业资源,在企业和学生间牵线搭桥,给学生们“扶上马,送一程”。2020年,他邀请天津光电集团和华鸿科技到校内宣讲,一次就促成了20多位学生的就业签约。
在张志利的观察中,职业院校的学子对技能型人才的身份认同感越来越强,对职业前景充满了乐观和信心。他的班上曾有一位来自蓟州的学生,刚入学时比较迷茫,后来在他的引导下,逐步对专业产生了兴趣,表现越来越优秀,毕业论文还获得了当年的天津市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工作后表现也非常出色。
早些年,在他带的班上,有时一个女生也没有,而近几年女生的比例开始慢慢提高了。“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有了越来越多的吸引力,让孩子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张志利表示。
……
“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是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给天津职业教育擘画出的蓝图。我们看到,为了这个蓝图,为了心中的梦想,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职教领域,努力奔跑。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编辑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