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州:打造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精准解决“卡脖子”科技难题
(资料图)
近日,位于泰州市姜堰区的五行科技新研制的国产环氧树脂材料进入测试阶段,“我们终于不用被进口原料‘卡脖子’了。”五行科技战略发展部部长滕燕飞长舒了一口气。
五行科技通过市场调研发现,随着地下管网逐年老化,安全和环保等问题日益凸显。五行科技作为一家拥有40年管道工业经验的老厂,在嗅到商机后果断转型。从欧洲引进螺道技术,应用于市政排水非开挖修复。“开挖修复成本高,社会影响大,我们在原有管道内穿插进软管,增加韧性,可延长使用寿命50年。”滕燕飞介绍。
柔性软管可承载内在压力,面对路面坍塌等外部考验时却表现不佳。为寻求突破,2022年,五行科技对欧洲一家公司进行收购,其拥有符合欧盟和美国饮用水标准的给水管道内衬修复加强型CIPP专利技术,“去年管道修复这块,公司产值为1个亿,运用新技术后,攻克技术难度最高的燃气、供水管道修复,潜在市场很大。”
但让他们头疼的是,最关键的原材料——环氧树脂要完全依赖进口。“该技术在国内起步较晚,可借鉴的经验少,工艺和设备都是空白,公司的团队也不具备这样的研发实力,目前只能从国外进口,周期长、费用也高。”滕燕飞说。
五行科技向联合创新中心反馈了这个难题。在联合创新中心的协调下,企业成功对接省产研院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经过不到两个月的试验,国产环氧树脂材料成功交付。“原来要自己去找高校,找团队,经常花费数月,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滕燕飞说。联合创新中心背靠江苏产研院等科研院所的雄厚科研实力,连接高校院所与工业界,成为连接全球创新资源的桥梁,让“创新花”结出“产业果”。据介绍,像这样的联合创新中心,泰州市已经建起9家,今年还将建立10家。
市场瞬息万变,容不得成果完全成熟后再去对接、转化。同时,产业技术创新也不能无指向地自由探索,企业愿意“买单”的需求才是真需求。为聚焦真需求,由行业龙头企业“下单”,联合创新中心通过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培育组建研发团队,实现精准对接。截至目前,联合创新中心先后组织对接活动20余场次,调研84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涵盖了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五大领域,通过专业化方式,把“企业语言”转化为研发机构看得懂、可以做的“科研语言”。
实践证明,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的联合创新中心大有可为,通过深度融入创新网络,推动优质创新资源下沉,畅通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通道。现在,有了联合创新中心的支撑,泰州企业的发展底气也更足了。据统计,短短几个月,联合创新中心已累计征集、凝练企业技术需求共79项,意向出资金额1.87亿元;已对接技术需求22项,达成合作9项,金额26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