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圈”出美好生活
安徽省淮南市通过“智慧菜市场”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解决好新城区群众买菜难、老城区菜市场环境差等问题。图为市民在干净、整洁的高新区邻里中心农贸市场买菜。 陈 彬摄(人民图片)
浙江省杭州市让“小修小补”的便民店铺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图为西湖区北山街道便民服务摊位,裁缝师(右)为社区居民修补衣物。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
江苏省南通市组织20个城市社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2023南通邻里生活节活动上,近50家品牌连锁企业、医疗服务机构、电商平台、行业协会等商贸企业,将优惠商品、优质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提供消费便利,展现城市温度。活动中,购花灯、猜灯谜、专家义诊、家政服务、优惠商品等内容丰富多彩。图为居民在猜灯谜。 许丛军摄(人民图片)
【资料图】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服务基本民生,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图为居民在中新天津生态城第三社区中心菜市场内选购食材。 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春光正好,早晨7时,北京市朝阳区红庙北里社区,渐渐涌起热闹的人声。头戴灰色帽子、身穿紫色外套的蔡女士开始了她的晨间活动:下楼步行两分钟,她先来到小区里的器材锻炼区做运动;锻炼完毕,又走到旁边的便民生活超市选购菜品;接着她离开小区,步行五分钟去到街对面的菜市场。经过一番精心挑选,蔡女士拎着一包蔬菜、一袋面条,悠闲地遛回家,“不用走多远,该办的事都办妥喽!”
2021年7月20日,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印发通知,公布《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明确指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运动、购物、休闲、进餐、观影、就诊……多种服务功能圈集在一刻钟的步行范围内,让居民生活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近日,商务部表示,将结合前期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满意清单”。随着这一实践的实质推进,更多居民将享有更便利、更宜居的城市生活。
整合布局
基本需求“圈”里满足
谈到家门口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同样居住在朝阳区红庙北里社区的赵先生感到很满意:“街对面就是菜市场,一早起来就有早市,果蔬都很新鲜。买菜回来路上经过社区附近的小铺,我还能给家里小孩捎点儿零食,多好!”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起了居民在购物、服务、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需求。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和建设指南,在全国确定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指导推动试点工作加快落地。截至目前,全国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是青岛市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流佳苑社区对居民服务、商业业态进行全新整合布局,打造了涵盖助老大食堂、老年大学、便民服务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在内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可以做些什么?
如今,上流佳苑社区的居民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便利店、社区超市和药店、洗衣店;8分钟范围内有菜市场、银行网点、书店,满足便利性购物、早餐等服务需求;15分钟之内可步行到达大中型超市、咖啡店、健身房等,满足副食品、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物需求及休闲、健身等综合服务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深和居民生活方式逐渐转变,社区居民对于生活便利化、服务一体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上流佳苑社区党委办公室主任康保兰表示,除了让居民能够一站式购齐各类日常服务与生活物资,社区还聚焦“一老一小”难题。例如,幼儿托管中心免费向社区居民提供小学生托管服务,解决了双职工家庭子女学后托管、寒暑假托管难题;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护士不仅可以随叫随到、上门出诊,而且可以及时链接各大知名医院的医疗资源,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家门口得到守护……“幼有托管、老有康养,我们的目标就是居民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让各项便民服务延伸到家,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康保兰说。
“社区是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容志教授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能显著提升各项服务的便利度,还能促进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化和均等化,助推高品质生活的实现。
“小修小补”
增添城市人情味
3月7日中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一路八街市场,胡万军又来光顾小苏鞋艺开锁店。“小孙子上一年级,经常把书包拉链拉坏,幸亏小苏会修拉链,花三五元钱就修好了。在家附近有个修拉链、配钥匙的店就是方便。”胡万军说。
39岁的苏民强会修拉链、配钥匙、修锁开锁和护理皮具,已有十几年开店经验。“前两年,市场改造扩建时,我没找到合适的新店,暂时改行卖蔬菜水果,那段时间总有顾客打电话问我搬哪儿了。这么多年,街坊们都很相信我。”苏民强说,八街市场改造完重新开业后,他又回来开店,老顾客来他这里熟门熟路,都感慨日常生活缺不了他这家小店。
衣食住行里,孕育着大需求;针头线脑中,也有居民小期盼。日常的修鞋、配钥匙等看似不起眼的小手艺,在生活中其实不可或缺。商务部在部署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时专门提出,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
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补衣服、改裤脚、打印复印、磨剪子戗菜刀、更换水龙头、开锁换锁、订车票、找家政等服务一应俱全,只收取最基本的材料费;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的金瀛便民超市里,修鞋摊、修钟表的摊位颇具人气,旁边还有提供上门服务的五金和小家电维修,超市一层引进了一家能组装家具的小店,最近又新开了理发店,各种手艺人服务在这里一应俱全;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便民服务摊位,裁缝师为社区居民修补衣物,杭州市通过租金减免、点位优先、政策扶持等方式,让便民店铺重回街头巷尾……各类“小修小补”的便民摊成为生活“润滑剂”,为居民构建起熟悉、亲切的便民生活圈。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不仅需要品质服务,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一级调研员艾尔肯·巴吾东说,随着城市发展和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应让小修小补摊点逐渐回归,它是烟火气的一部分,增加了手艺人的收入,给百姓生活带来方便,也增添了城市的人情味。
智慧升级
迈向数字化治理
“我们每户居民家的有线电视上,有一个社区频道,社区每半年进行一次的工作总结、社区举办的多种集体活动等,都会通过智慧频道,精准地传到每家每户的电视里。”康保兰介绍,上流佳苑社区深化智慧社区建设,研发了面部识别无感通行、智能垃圾分类、高空抛物监测等多个功能板块。此外,社区为独居老人加装住户智慧感知设备,如果连续12小时没有使用过水电燃气,智慧中心会接到实时报警,如系统呼叫得不到老人回应,社区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查看情况,确保老人安全。
与此类似,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创建中,许多社区正在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各项便捷服务向楼栋、向家庭延伸。
在上海市,为顺应社区商业的数字化转型,普陀区在“随申办”普陀旗舰店系统中打造和升级了“宜购普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数字化平台”, 对全区商业资源如大型商业体、超市卖场、菜场、特色商店等进行展示介绍,并加入相关互动环节。
在天津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配备了“数字大脑”。新发布的“天津市生活性服务业网点动态地图”上,社区生活指数、业态分布和布局、日消费分布和社区热搜榜等数据实时显现。社区服务中心“健康e站”、“银发”智能服务平台、各类便民生活小程序等线上服务,在“云端”为居民提供便利。感觉身体不适时,人们只需轻点家中配备的智能设备屏幕,就可以实现远程问诊。
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河泾街道常楼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新城市集升级成为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全覆盖的农贸市场。智能电子秤、消费小票溯源码、数字人民币支付等智慧化服务,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消费的便利程度。
通过数字化手段,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为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提高了事务办理的效率。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兴隆社区打造“欢喜益站”便民服务站,汇聚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海关、公证等12部门的厦门本市197项高频事项,并引入“刷脸办事”,满足了居民“家门口办事、一趟不用跑”的需求。
《商务部等12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即期消费,激发潜在消费。在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贺昌全看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是以创新思维来推进城市更新的举措,要深刻理解产业升级、城市治理的新需求,进一步明确各类消费者的细分需求,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构建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
因地制宜
更好惠及百姓生活
商务部日前表示,在前期试点基础上,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更好惠及百姓生活。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围绕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出台相关规划。
北京市商务局出台《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要求到2025年,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落地2000个以上国内外生活服务业品牌首店,培育5万家以上生活服务业数字化门店,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
今年,北京将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近日启动的2023北京消费季“一刻钟品质生活节”上,一刻钟生活半径圈扩容,北京将聚焦美发美容、家政维修、社区生鲜、洗涤护理、服装服饰等领域,打造业态丰富、智慧便捷、商居和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同样要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做到全覆盖,并将其分为“社区级商业中心”和“邻里商业设施”两个层级,以满足和便利城镇居民多元消费需求。政策鼓励社区商业与居民交往、文化体验、社区服务等融合共生,包括早餐点、菜场、药店、书店、维修、美容美发、资源回收、社区养老、幼儿托管、宠物服务、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网点。
陕西省西安市印发的《西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按照“边建设、边评价、边试点、边推广”要求,到2025年底创建不少于150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带动全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服务基本民生、促进消费升级、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如涟漪般扩散,串联起居民的幸福生活。商务部表示,将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城施策、因圈施策,要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到2025年让有条件的城市都行动起来,真正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的“幸福圈”。
对于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容志教授建议,既要发挥政府规划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便民利民的宗旨,不要一刀切。开展多种形式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创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容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