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文:护航“飞天快递”,江苏力量助力天舟六号成功发射

交汇点讯 2023年5月10日21时22分,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中,江苏科技力量仍未缺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苏州研发中心、中国电科五十五所、中国电科十四所等科技力量强势加盟,为“飞天快递”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在天舟系列飞船的发射中,闪耀着多位南航人的智慧光芒,有很多南航师生、校友在默默助力着。


(相关资料图)

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占小红教授团队开发的飞船防热承载结构精密激光焊接与高效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我国新一代货运飞船的研发。航天学院陈传志教授团队在预研阶段研制的末端效应器,航天学院王小涛副教授团队研发的电磁阻尼器高低温测试系统等目前已经应用到空间站多个任务中。

在发射成功的背后,还有一群南航校友在默默坚守着。天舟货运飞船总体责任主任设计师于磊是南航信息工程专业2000级校友;天舟货运飞船综合测试主任设计师,测试指挥何永丛毕业于南航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航天五院总体设计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主任李兴乾是南航飞行器设计专业2012级校友(博)。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他们一步一步逐梦星辰大海,将诗句变成了现实,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载人航天工程。

而中国电科十四所研发的雷达遥测综合测量系统就像“千里眼”,主导承担火箭主动段外弹道轨迹测量任务。从点火的那一刻开始,就像一双“鹰眼”紧盯火箭的足迹,在任务中该系统通过“应答”方式对火箭进行精密跟踪,实时获得火箭的距离、方位、俯仰、速度等信息,同时接收遥测下行信号,实时解调火箭风行遥测数据,判断火箭飞行状态。

天舟六号的成功发射,代表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一次取得了进步。而其中位于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的中国兵器工业第214所苏州研发中心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该研发中心研制的供电分流组合电路、充电分流组合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直流有刷电机驱动电路等4款关键元器件飞船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供电分流组合电路、充电分流组合电路用于天宫和货运飞船电源分系统的大阳能电池阵列的管理,为飞行器提供专业的电力保障;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则控制大阳能帆板的姿态,精确调整太阳帆板与太阳照射方向的相对方位角,实现利用太阳能照射为飞船提供电能,为对接工作提供了高效的能源保障,直流有刷电机驱动电路用于对接机构分系统驱动器中,主要功能是为对接结构中直流有刷电机供电,驱动对接机构捕获锁的正反转和闭锁功能,为对接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保障。

在此次任务中,中国电科五十五所核心芯片再次助力护航,配套了多款微波组件、芯片、管壳等各类产品,应用于飞船和运载火箭,为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十五所相关研发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团队为货运飞船配套了天线发射组件、微波套片及管壳。其中,发射组件可实现大区域测控覆盖和高速率数据传输功能,对关键事件全程跟踪测控,可实现在轨对异常事件进行监测并及时做出处置措施,“作为核心关键部件,具有结构紧凑、高集成度、小型化的特点。相关团队通过对多项关键装配工艺技术进行攻关,突破了高精度贴片、高一致性金丝键合、高效率自动检测等技术难题,实现了组件高效、高可靠装配,达到组件指标性能稳定的目标。”

记者了解到,五十五所自主开发的宇航用管壳,具备轻量化、集成化、性能好、可靠性高、易于使用等特点,给电子元器件穿上一层“铁甲金盔”。

微波套片作为星间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实现微波信号发射、接收及波束变换等功能,有效保障了天地数据传输。五十五所相关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为适应复杂的宇航工作环境,同时结合飞船系统电能有限的特点,五十五所突破低功耗、高效率、高线性等设计技术,最终研发了高可靠、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套片。

同时,五十五所为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遥测分系统配套了功率放大器模块,负责遥测信号处理及放大,在遥控遥测功能上发挥重要作用。该款产品采用多级放大技术方案,利用新开创的贴片技术及封焊技术,可实现在高振动、温度变化大的恶劣条件下稳定工作,具有功率放大性能优越、环境适应性强和高可靠高稳定性等技术优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 张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