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热头条丨无锡马山:文旅融合发展,共享“诗和远方”

这里是太湖之畔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一方润泽身心的福佑之地,这里是一方澎湃着激情与梦想的热土,旖旎如梦的万千风物在这里汇聚成一曲山与水的悠长赞美诗。

这里是无锡滨湖马山,滨临太湖的一座半岛古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相关资料图)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她的美丽姿态,“梅甜茶香人长寿”是她的独有气质;龙山步道、冠嶂古道贯穿她的山脊线,灿若星辰的吴文化与历史悠久的禅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马山,这座享有灵山湾生态城美誉的魅力湖岛,悠久的历史馈赠了她众多的文化瑰宝,慷慨的自然赋予了她优秀的生态基因。

文旅融合,激活旅游产业生命力

山水如诗画,产业嵌其中。1992年至今,马山依托山水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优势,推进文旅多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赋能“诗和远方”。自上世纪90年代的月亮湾度假村、太湖跑马场、龙头渚公园、灵山胜境,到本世纪初的九龙灌浴、灵山梵宫,到最近十年的拈花湾小镇、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等,区域内文旅产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无锡市全域旅游示范镇(2019)”及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等荣誉。马山在文化旅游产业上不断尝试、探索、拓展,创建成为无锡首批全域旅游街道,走出了一条具有度假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近年来,马山的特色文化产业也遵循着“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表面展示向深度挖掘转变,要素流出向要素集聚转变”的模式飞速发展。阖闾城遗址博物馆作为中国吴文化发源地标志性工程,让后人从中触摸到一方地脉的厚重积淀。2020年龙山石城墙保护与展示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成为遗址公园新亮点,催生了马山兼容并蓄、锐意进取的地域文化。

在做好遗址保护的基础上,配套打造文旅亮点,结合阖闾片区的吴文化载体,建设多产融合的小南湾乡创综合体,开创“小田蜜农场”“小田茶事”等农文旅特色项目,以“营地+景区+研学”的创新模式,通过更完善和多样化的户外形式体验平衡了渴望回归自然的身心体验与精致户外生活的仪式感,同时完成了新龙路、梅梁路、环山东路等道路景观提升,以及天远桥湿地公园、西太湖湿地公园及龙头渚公园的改造提升,打造更多开放共享、便捷可达的休闲生态空间,让游客在沉浸于原生态美景的同时,享受现代旅游服务的便利,推动马山从单一景点景区向综合目的地转变,将一日游转为深度游,更大程度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活力。如今的马山,已成为广大游客观赏生态美景、感受历史人文、体验民俗风情、传承道德教化、开展研学教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文化赋能,匠造“心灵度假”旅居目的地

国家5A级旅游景区灵山胜境是海内外游客朝圣祈福的圣地。相传,唐代高僧玄奘曾登山远眺,委派弟子在当地开山立寺、传经弘法,古镇山水由此渗透了明慧旷达的灵韵。其中灵山梵宫建筑获全国建设业最高奖——鲁班奖,2009年灵山胜境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2年在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上,被确定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拈花湾禅意小镇自2012年开工建设,将建成“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的“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

百花争艳满庭芳,民宿文旅齐开放。2015年11月拈花湾首批主题客栈对外开放,2017年总投资9000万元的拈花湾二期客栈项目竣工,陆续投运30多家特色客栈。拈花湾的客栈,连接并承载着拈花湾禅意生活的精华。2020年,拈花湾微笑广场惊艳亮相,匠心打造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拈花湾小镇获评江苏春季赏花胜地的同时,发布“为你花开满城”主题品牌,在适应当下新消费观念的同时,助力“赏花经济”和“夜经济”发展。灵山集团入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红名单,拈花湾更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成了不少当地游客及长三角地区游客游玩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美丽乡村名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农田阡陌,茶林成行。行驶在马山乡间小道上,炊烟袅袅、瓜果飘香,极目远眺,一片片稻田在秋阳下闪动着金色的光芒,好一幅闲适安逸的田园景象。近年来,马山依托核心景区的辐射作用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一张壮美蓝图正在绘就,美丽乡村成为马山新的亮眼名片。

各社区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打通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之间的“价值链”,着重做好“马灯舞”“民俗体验”“马山十鲜”三大项目。做好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灯舞”的恢复传承工作,并以马山本地食材为基础,打造“马山十鲜”品牌菜式并进行推广,通过一道道“好吃、不贵、有故事”的菜品吸引游客。同时结合各社区自然禀赋、历史风貌和文化传承等不同特征,全力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品牌,以生态化、品质化为特色内涵,持续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综合环境整治力度,对重要节点环境工程、生态景观、村庄道路、河道驳岸等进行提升改造,一个个生态、绿色、自然、宜人的新农村呈现眼前。面朝太湖、毗邻景区的和平社区在获得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无锡市特色田园乡村”等众多头衔美誉后,“和平社区”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乘势发展的民宿及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人前来“打卡”,也成了吸引外出村民返乡的重要砝码。

交通先行,文旅“朋友圈”持续扩大

近年来,马山大力构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区域重大交通、大都市交通1小时环城游栖圈,更为马山融入沪宁杭大城市群乃至走向海外,创造出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内部交通上,按照“受众全民化”要求,整合资源,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组合设计“四条旅游线路”:观光夜游线、乡旅民俗线、红旅初心线、环太湖生态线空间布局。依托现有环山道路、田间道路、周边绿化设置,注重体现自然风光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以及对自然环境基底的保护,高质量开展环太湖生态游示范游项目规划,顶层设计“两线”“三园”“六境”。“两线”为环山东路、环山西路;“三园”为龙头渚公园、西太湖湿地公园、天远桥湿地公园;“六境”为扬帆起航、鱼趣平台、鱼跃龙门、荷塘闲茗、渔影映辉、曲案渔歌主题景观节点,区域内旅游环境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天远桥湿地公园、望湖亭、环山六境等地成为了居民及游客的打卡热地。随着苏锡常南部高速的、宜马快通、锡宜轨道交通、市区——马山公交线网等跨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马山正逐步成为无锡市重要的对外展示窗口区、特色产业集聚区和生态环境示范区。

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今日的马山,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太湖湾科创带的发展历史机遇,围绕国际健康旅游岛的建设目标,将至美的景色与顶尖的智慧相互交融,坚定“康养文旅”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新坐标、高端旅游业态集群新格局,让“诗和远方”变得不再遥远。

通讯员 俞霖杰 现代快报+记者 朱鲸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