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以研发创新为特色,成立中关村综保区释放什么信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近日正式获批同意设立。这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未来将打造成为代表国家创新形象的数字智慧综保区。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北京市申报设立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
按照这一目标,中关村综保区构建“2+2+N”保税业务谱系,即以集成电路产业和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以人工智能产业和科技服务产业为重点,拓展总部经济、跨境电商、数字文化、融资租赁、高端软件服务外包等N个保税服务业态。
“‘2+2+N’的保税业务谱系在中国海关助力国家战略实现中还是头一回。”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副教授钱锦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表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主要聚焦于促外贸、引外资、带动中西部地区开放、引领新业态、探索创新孵化器与制度创新实验室等方面。中关村综保区的业务谱系是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功能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再次升级,充分表明国家对海关职能的信心,也是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在引领国家科技创新方面寄予的新期望,是国家赋予中国海关的新任务、新使命。
2022年,北京市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设立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围绕研发创新型综合保税区定位,共规划综合办公功能区、查验功能区、研发设计功能区、检测服务功能区和物流服务功能区5个功能分区。
“突出业态准入创新、突出政策支持创新、突出监管模式创新。”5月30日,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在中关村论坛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在创新中规划建设,创新是其“显性基因”。
北京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张格萍表示,北京海关以推进“智关强国”行动和智慧海关建设为契机,充分依托综保区政策优势,运用科技赋能,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枢纽”的作用,陆续提出54项具体措施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中关村是科技创新的出发地、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下一步,北京海关将通过叠加保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有效增强综保区对区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产业竞争力,服务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格萍进一步解释,首先,发挥中关村综保区“北京自贸试验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综合保税区”叠加的支点和带动作用,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各项监管创新制度在综保区复制推广,深耕“保税+”模式,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和推动综保区数智监管创新模式,降低企业研发、检测、中试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人力成本;其次,将近年来北京海关为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提供的具体支持措施集中投放到中关村综保区内企业,实现政策叠加,释放改革红利,以海关的政策创新助力企业的研发创新;最后,通过送政策上门、企业协调员机制、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不断强化和提高政策宣讲的深度、广度和精准度,帮助企业及时了解中关村综保区的入区项目指引和政策功能优势,用足用好各类海关政策措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海关管理系讲师王春蕊建议:建设中关村综保区,可从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设、海关监管流程的设计、创新监管模式的先行先试、先进监管技术的使用、高资信企业的培育等方面重点考虑,并做好企业调研、定期磋商、政策宣讲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