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讯:江苏无锡:既“传”又“创”,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火”下去

今天是第十七个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无锡推出了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发现无锡非遗之美。不管是文物建筑,还是非遗技艺,这些文化遗产皆是城市文化名片,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象征,更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文化坐标。眼下,无锡正全力推进古建筑的活化利用,扩大无锡非遗的影响力,让传统更具创意。

古宅“用起来”“亮起来”

保护好文物、古建筑和传统街区,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如何让古宅“用起来”“亮起来”?比起公园、游乐场,文物、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更有故事和价值,自带光环,挖掘故事,放大价值,让其光环再现是要义。于是,在无锡,我们欣喜地看到,国保景区东林书院,成了体验传统书院生活的打卡胜地;国保街区小娄巷,国潮涌动,国风盛行,网红气质独具;国保园林寄畅园,一次次上演着无锡有戏,短视频、访谈、走读等传播手段的加持,让人们开启深度游模式;世界文化遗产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以运河为媒,串起场馆故居,重现人间烟火,仿佛一块晶莹的琥珀,为运河记忆保鲜……

随着《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实施,无锡将打造更多古宅活化利用典范。在这一过程中,无锡也在探索多类型的利用模式,以“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为原则,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风貌恢复、活化利用,使其承载博物馆纪念馆、旅游景区、教育基地、文化创意、商业休闲等功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让非遗和生活有效连接

无锡非遗文化正以更年轻的方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遗产日期间,非遗市集再次亮相惠山古镇,35家非遗名品、非遗美食、非遗文创集中展示,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等传统技艺,惠山油酥饼、脚踏年糕、梁溪脆膳等非遗美食,锡博、NANIMOMO等非遗文创一一亮相,全方位营造非遗消费体验场景。在传承人的手中,非遗变得更加“年轻”。

非遗有市场,才有未来。不久前,脚踏年糕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无锡市级非遗项目。这令沈静娟喜出望外。当年,她辞去公职,回乡继承祖艺做脚踏糕,和姐姐沈静亚从父母手中接过了宏凤年糕坊的牌子。如今,自给自足的小作坊已成为生产量与日俱增的现代化工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抓住时令和吴地风俗,加上新媒体营销,工厂一年到头订单不断,成功走出了一条非遗市场化的路。在沈静娟看来,老传统要融入新理念,非遗一直在传承创新的路上。

彰显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

经过千万年的沉淀与淘洗,无锡形成了灿烂多姿又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核。无锡正通过各种方式,解读文化遗产,彰显文化魅力。今年的遗产日,无锡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宝山将“化身”为网络主播:“11日,我们在阖闾城遗址博物馆办《砺石与炼泥——近年无锡市史前考古文物展》,带领大家了解五六千年前无锡先民的生产生活;12日,我在妙光塔社区上一堂考古课;13日有一场直播,介绍鸿山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

因为懂得,所以热爱。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从而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前提,也是遗产日设立的初衷。

这个遗产日,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秦邦宪故居、顾毓琇纪念馆、钱锺书故居等纷纷推出“公益景讲”服务,既讲景致又讲故事,让游客深切感受文化遗产承载的精神内涵;11日、12日上午,惠山古镇景区文化总监金石声将带领游客行走惠山,深度解读景区的文化遗产,抖音同步直播;无锡博物院策划了茂新面粉厂面粉大塑身和走访二胡文化园活动,引导青少年走近工商文化、非遗文化……让文化遗产人民共享,筑牢文化坐标是个永恒课题,无锡正在努力解题。(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