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快播:“老地名”中的文化自信|螺丝转弯:这可能是南京最有名的古怪地名

如果要盘一盘南京的古怪地名,螺丝转弯一定会榜上有名,对外地人来说,螺丝转弯或许就是南京最有名的奇怪地名了。这个非常古怪的地名与苏州的螺丝结顶经常结对出现。这个名字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好奇:谁起的古怪名字?明明是一条直的小路,到底在哪里需要转弯呀?况且,这“螺丝”又是打哪儿来的说法呢?

因为口音罗寺变螺丝

相传这里还有南宋帝陵


(资料图片)

要是不知道螺丝转弯这个名字的由来,多半会以为这条路是一条像螺蛳壳一样非常弯曲的路,但实地一看就会发现,都别说道路曲折蜿蜒了,这条路压根就没有需要转弯的地方。南起石鼓路,北至汉中路,整条路笔笔直直的,也就两百米不到的样子,一眼就能望到底。

螺丝转弯的名字从何而来?明代南京学者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入石城门,往东大街折而北,路曲如环,俗名‘螺丝转弯’。或曰讹也,路曲处乃铁塔寺墙角,寺旧名‘罗寺’,此路值其隅角,故名‘罗寺转弯’耳。”这大约就是对螺丝转弯这一名称由来最清晰的解释,螺丝转弯这个奇怪的称呼看来是一群普通话不咋准的人以讹传讹传出来的。

再往前推推,这座叫罗寺的寺庙名字也有点来头,原本这座庙是叫做延祚寺,为牛头宗四世法持禅师所住持之寺,牛头宗是唐代法融禅师所开创的禅宗支派。在唐代,这座寺庙里有一位非常精通经文的禅师,叫做罗睺和尚。据传,罗睺和尚双目不能视物,而修为极高,犹如开有天眼,或许是出于对罗睺和尚的尊敬,人们就以“罗寺”来代指延祚寺,久而久之延祚寺一名没了,变成了罗寺。

罗寺之名变为铁塔寺是在宋朝,当时因为寺庙里修了两座铁塔,故得此名。王安石晚年住在南京,当时他还在铁塔寺这里设立了书院,叫“箨龙轩”。 《建康志》所载:“斗门桥西有华藏院,院有此君亭。王半山安石有诗。又半山于铁塔寺西作书院,名箨龙轩,疑即此。”由此来看,没准当年王安石还在铁塔寺里写过文章呢。

如今螺丝转弯这里可一点儿也找寻不到寺庙的遗迹,这座寺庙后来怎么消失了呢?其实自明朝起,铁塔寺就开始遭了罪了。明洪武中期,朱元璋下令“毁寺为仓”,便改铁塔寺为虎贲左卫仓,用于储备粮秣。到明建文二年(1400),和尚们募集资金修复了寺庙,但是没能维持很久,战争起了,寺庙又毁成废墟,就剩了孤零零的铁塔。清代后这两铁塔也因为城市建设给拆了,至此,这座寺庙彻底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螺丝转弯这几个字实际上还有过非常多个不同版本,历史学家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写作“罗寺转湾”,吕武进所著的《南京地名源》将其写作“螺蛳转弯”,南京市地名委员会编的《江苏省南京市地名录》、南京市公安局编的《南京市街巷名册》、2012年出版的《南京地名大全》中均将其写作“螺丝转湾”,现在这里的路牌规范标准为了螺丝转弯,这一名字也就固定了下来。

关于螺丝转弯还有一段传说。南宋有一位皇帝名为赵旉,史称宋简宗。在1129年,南宋将领苗傅、刘正彦在杭州发动"苗刘兵变",逼迫宋高宗赵构禅位于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但仅仅过了26天,叛乱就被赵构平息了,赵旉重新当回了皇太子。赵旉退位后不久,赵构带着他去了建康行宫,没成想赵旉突发疟疾,最终不治身亡,后被追封为元懿太子,葬于建康。

这位元懿太子的墓地到底在哪儿?历来有不少争议,因为《宋史》中没有明说,但是南宋李心传所著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说:"元懿太子攒所,在建康府城中铁塔寺法堂西偏之室。"攒所是宋朝对于皇帝陵寝的一种尊称,从这句话来看,元懿太子的墓地就在铁塔寺边,很有可能在螺丝转弯这条路上,或者在螺丝转弯路边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一带。另也有民间传言,清朝嘉庆年间,督工郑之濂在螺丝转弯一带取土修路,在这里挖到了一处洞穴,郑之濂认为这里就是宋简宗赵旉的陵墓,因此停工,但后续处理也不见有记载了。

“今天在螺丝转弯转弯了”

路牌成了打卡点

如今的螺丝转弯路,紧邻新街口,路口就是金鹰国际购物中心,算是一处逛街的好去处,旁边还有一些民居和小商店,看起来与绝大部分的南京街道没有差别。但是来这儿的人似乎不完全是冲着逛街来的,记者日前前往螺丝转弯时,就发现有好些个人揣着相机来了,站在螺丝转弯的路牌下咔咔拍摄,或者站到挂着螺丝转弯路牌的墙壁边摆姿势,这个别致的路牌就是这里的景点。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也能看到相当数量的关于螺丝转弯的分享内容,基本都是打卡拍照,冠以“南京的神奇路标”之名,也有不少人感慨这条路“好怪但是好可爱”、“感觉像有魔法结界”。还有些网友研究出来了奇妙的玩法:在螺丝转弯的路牌下面转弯,美名其曰“我在螺丝转弯转弯了”,还延伸出了“在螺丝转弯拍照人生转弯”的玩法。螺丝转弯也成为“土味情话”的组成部分:螺丝会转弯,我的爱不会转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