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实时:跨省“联姻” 山城“链”上起舞

在长三角的经济版图中,安徽宣城原本并不是那么显眼。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这座皖南山城,处于安徽“东进”的最前沿,沪苏浙产业“西移”的第一站,反而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条件。


(资料图)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从经济接轨“深一度”到产业协同“心一条”,在宣城,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效应正不断放大,立足“山的特色”,借助“海的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追赶江浙、争先江淮”。

俯瞰宣城经开区。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产业协同 打造千亿“新”产业

从地图上看,宣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唯一一个同时与苏浙接壤的地级市,也是安徽与上海直线距离最近的市。

在宣城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巫会友看来,正因如此,宣城一边在对外开放上发力,让区位优势变成发展优势的同时,一边逐渐对内挖掘潜力,坚持做强“产业链”文章,这就是宣城产业发展的逻辑。

过去多年的实践中,宣城找到并握紧了“以产业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新能源。

华晟新能源位于宣城经开区的生产基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提到宣城的新能源产业,不得不说华晟新能源。作为全球异质结电池产能第一的制造商,三年前,华晟新能源落户宣城经开区。如今回头看,这不仅是宣城经开区,更是宣城市光伏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2021年7月,华晟新能源的异质结电池单片效率突破25.26%,追平了世界纪录,使得华晟新能源“一战成名”。同年11月,在合肥产投集团、宣城开盛集团两家地方国企领投,瑞华资本、普华资本等13家民营资本跟投下,华晟新能源完成A轮8亿元融资,并启动了2GW的异质结电池、组件扩产。

从此以后,华晟新能源在扩产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谁能想到,在这个皖南山城居然能诞生全国乃至全球级别的光伏企业。

“2021年收入1个亿,2022年收入19亿,今年预计收入70个亿,这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以前在上海的研发团队,现在都来宣城了,因为我们相信这里能够成为‘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感慨道。

华晟新能源的生产线。宣城市委网信办供图

有了牵手龙头企业的基础,就有了开启“新”征程的底气。

今年第一季度,投资112亿元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投资107.5亿元的宏润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投资80亿元的智能压铸低碳循环产业园相继签约落地宣城,它们均来自长三角地区。

如今,宣城的新能源产业已构建了装备、原材料、电池、组件、逆变器、系统成套等组成的光伏全产业链体系,正着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

无论是前瞻布局,还是产业聚集效应,随着一个个龙头企业落户,一条条产业链协同发展,宣城已经脱胎换骨。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后发地区的积极争取,山区城市的主动突破。

优无止境 根植营商“沃土”

过去宣城在对接融入中,基本上都是宣城到沪苏浙上门学习、登门求教、寻求合作,招商亦是如此。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沪苏浙城市主动来宣城交流开始增多,上海市松江区、南京市、杭州市以及一些县区和部门都先后到宣城对接考察,由“单向融入”变为“双向互动”。

沪苏浙企业、客商、游客更是纷至沓来,把宣城作为产业转移、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宣城在沪苏浙地区的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工人正在操作设备。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就是典型案例。作为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落户宣城六年来,企业追加三次投资。

探究其背后原因,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陆凤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投资全部换回了“真金白银”的回报,2022年,企业实现员工人数、销售收入、企业产值“三个倍增”;另一方面,宣城优良的营商环境,政府总是能够最快、精准地解决企业的需求。

“今年年初,我们在政商恳谈会上提出用工需求,希望政府帮助解决招才引智和产业技术工人问题。没多久,宣城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就组织我们参加线上线下招聘会9场,达成意向600多人。”朱陆凤对此记忆犹新。

朱陆凤提到的政商恳谈会,是今年1月29日,宣城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举措》,“建立政商恳谈会机制”是其中的头条举措。自今年1月召开了首次政商恳谈会后,每个月第一个周六宣城都会举办一场。

在今年已举办的四场恳谈会中,共有58家企业参加。从2月开始,每场恳谈会都有一个主题,其中3月围绕“重点在建项目”,解决企业在项目资金需求大、人才招引难、政策指引等方面的问题,截至3月底办结率100%。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让宣城这座皖南山城,乘上东风找到自己的成长空间,更以长三角地区为榜样优化营商环境,让更多企业留得住、活得好、走得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