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制宜,别样清明一样情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
一样的清明节,同样的思念,不一样的纪念方式。今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清明节是我们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重要节日,同时也是人流聚集的高峰期。当前,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落实差异化防控要求的同时,更好地祭奠祖先、亲人,缅怀先烈,对于管理者或是祭扫群众来说,因“疫”制宜地做出一些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清明祭祀,应理性而为,树立移风易俗社会文明新风尚。如果可以灵活选择祭扫时间,就尽量避开高峰时段,这是理性而为;在祭扫期间,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佩戴口罩,不在现场停留过长时间,这是理性而为;尽量避免跨区域异地祭扫,这是理性而为;聚集增加感染风险,不强求亲人一起聚餐,这也是理性而为……凡事理性而为,就能降低风险。缅怀先人,重于心,胜于形,永远记得、放在心上才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清明祭祀,应丰富形式,让清明节更具人情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祭扫,缅怀先人永远都是清明节的重头戏。连日来,多地纷纷发出文明过节的倡议,引导人们以书写寄语、敬献鲜花等文明绿色的祭祀方式祭奠先烈、缅怀先祖,平安文明过清明。此外,时代在变,移风易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祭扫之风已经在各地悄然兴起,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云端”表达人们的追思之情,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实地祭扫人数聚集感染的风险。丰富多样的祭扫模式都是疫情防控当下的一种“新探索”。
清明祭祀,应互相尊重,共同守护疫情防控成果。当清明祭扫遇上疫情防控,很多地方都已提前开始行动,发公告、发倡议、发通知,强化防控措施,这里面也对清明祭扫作出了一些限制性规定,比如实行预约制、限流祭扫等。对此,作为群众,要多加尊重,这些都是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只有相互尊重,才能守护我们的安全。同时,也要尊重家人,有的人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能回家到现场祭扫,这并不是有违传统,恰恰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其实,只要心中有情,不分远近,即使千里之外也同样能够传递缅怀之情。
疫情防控仍在继续,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当地防疫措施,坚持文明节俭和健康向上的节日基调,用自己的方式过一个安全、文明、丰富的清明。(文/范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