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会地震?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的危害有直接危害和次生危害。
一、地震的直接危害是指由于地震破坏作用(包括地震引起的强烈震动和地震造成的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工程结构、物品等物质的破坏。房屋修建在地面,量大面广,是地震袭击的主要对象。房屋坍塌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直接恶果是砸压屋内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和室内财产破坏损失。人工建造的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输油、供暖等生命线系统,大坝、灌渠等水利工程等,都是地震破坏的对象,这些结构设施破坏的后果也包括本身的价值和功能丧失两个方面。城镇生命线系统的功能丧失还给救灾带来极大的障碍,加剧地震灾害。工业设施、设备、装置的破坏显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正常的供应和经济发展。牲畜、车辆等室外财产也遭到地震的破坏。大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崩塌、液化等现象还破坏基础设施、农田等,造成林地和农田的损毁。
二、地震次生灾害指强烈地震发生后,自然以及社会原有的状态,被破坏,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瘟疫,火灾,爆炸,毒气泄漏,放射性物质扩散对生命产生威胁等一系列的因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地震次生灾害按其成因种类,一般分为火灾、毒气污染、细菌污染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发生地震时注意事项:
1、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来来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话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就近躲藏。家中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卫生间空间小,不容易被倒塌的天花板和墙壁砸伤。另外,卫生间有水,能够维持人的生命。地震时,首选卫生间躲避。其次,要选择储存室、书房、没有煤气的厨房等空间小的房间。内墙角也是较安全的地方。房屋倒塌时,室内墙角处容易留下一个安全生存空间。此外,可迅速躲避到床、桌、冰箱、洗衣机等坚固物体旁边或下面。
3、要蹲下身体,并用枕头、棉被、书包等顶在头上,保护头部。
4、要用手绢、毛巾、或双手捂住口、鼻及脸部,防止灰尘堵塞口、鼻和迷住眼睛。
5、地震发生后,要减少各种活动,保持好体力,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救。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