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疫录)浙江援沪“粮草官”:做好医护人员的大后方
中新网杭州4月24日电(钱晨菲 林杨青)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连日来,浙江多地医疗队前往驰援、同心战疫。除了一线抗疫人员,有一群人尽力做好大后方,她们是“粮草官”、是“大管家”,亦是“多面手”。
前线队员的“粮草官”
“今天晚上有大暴雨,你们物资存放是不是安全?”“收到,马上处理。”挂了电话,蔡文君匆匆向方舱赶去,“下午送来的7500件防护服和3000件隔离衣得赶紧安置。”
为了防止防护物资被淋湿,蔡文君带领所有物资管理员与时间赛跑,用了不到2个小时,就把物资全部搬进各医疗队的库房。最后一箱物资安置妥当时,大家身上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手掌心、手臂上都是箱子压出来的深红色印记,但是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
蔡文君是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总院)保障组医疗、生活物资保障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港方舱医院内医疗器械的配备、生活物资的落实、采样物资的发放以及舱内舱外办公用品的供给。
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疼痛科护士长,蔡文君根据多年的科室管理经验以及援鄂经验,在方舱设立了1个物资总库和10个分库,制定了方舱物资管理员工作职责,并进行了合理排班。总库由8名物资管理经验丰富的队员轮流值守,负责物资的接收、分配、申领和统筹协调工作。10个分库分别由10支医疗队的物资管理员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保障各自医疗队防护用品的需求,及时填补损耗,有序规划整理各自的库房。
“医疗队防护服的日消耗量在1300套左右,对消杀物资的需求量也很大。后方每天都会运送1个集装箱的物资到总部所在的酒店,我们需要一箱箱卸下来,按照每队每日申请的需求配送到13家不同的酒店。”蔡文君说。
一开始受交通限制,配送车辆较少,一般配送完最后一家酒店的物资都要到凌晨一两点。结束后蔡文君还要梳理汇总各医疗队提出的次日物资需求并反馈到后方,再整理出当日出入库的台账。工作理顺后,蔡文君发现了提高效率的办法——将总部的防护物资直接配送给方舱并发放给每个医疗队。这样既减少了中转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也方便了队员。
“前线物资每日需求量很大,从最初的一天要打三四百个电话到现在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这是所有队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一定会管好‘粮草’,共同迎接抗疫的胜利。”工作渐入佳境,蔡文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上海基地的大管家
每天不到7时起床,凌晨入睡,这是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一队队员陈圻红的工作作息。在支援上海的第3天,她被调到浙江医疗队总部物资管理处,负责1500余名浙江援沪医疗队员的物资管理工作。物资涵盖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药品等,需求从大到小,因人而异。
“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回复数百条消息,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关关难过关关过。”陈圻红说,每天醒来,她都会使劲拍几下自己的脸,给自己加油打气,匆匆吃过早饭后便铆足劲与时间赛跑。
近20天的时间里,陈圻红从一个物资管理的“门外汉”,变成了医疗队员们贴心的“大管家”,从一个言笑晏晏的柔弱女生变成了做事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从一开始的忙乱不堪、无所适从到如今的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对于改变,陈圻红说,“只要有‘战则必胜’的信念和全力以赴的决心,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
因为岗位的特殊性,陈圻红常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各医疗队的物资组长、希望捐赠物资的企业家、卡车司机、沟通物资事宜的社区工作者等。
“一天深夜我正在仓库整理订单,一位社区工作者前来对接工作,他很匆忙也很疲惫,我随口一问竟得知还没来得及吃饭,赶紧送上盒饭让他先吃几口。”陈圻红回忆,“每天我都会遇到很多人,或面带笑容、或表情严肃、或苦中作乐、或不善言辞,但大家都在为了上海共同努力,这让我深受触动,我相信只要齐心协力,我们终将胜利。”
湖州基地的多面手
不仅是上海,在200多公里外的浙江湖州,浙江援沪医疗队驻地酒店的仓库里几乎每晚都会出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是来自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马爽。作为浙江省援沪核酸采样支援队的一员,她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协助保障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3000多人的医疗物资和生活物资的整理发放。自该工作接手以来,马爽累计收发物资30余次,共计150余吨。
凌晨3时,伴随着采样队的集结令,马爽便出现在酒店门口,与湖州当地指挥部一起协调医疗队100余辆大巴车的顺畅通行。7时许,一线队员在上海多地开展核酸采样的同时,身在湖州的她细心进行物资统计和准备工作,并及时与后方协调,确保14支医疗队队员的需求都得到满足。
“援沪采样队湖州基地物资保障小组的每位成员都很辛苦,无论物资运送货车几点到达、每天到达几批次,小组成员都会及时高效地将物资搬卸、整理入库。”马爽说。
除了物资管理,有着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她还是个采样能手。此前,马爽就参加过浙江省内多地的核酸采样工作。“之前我也在上海浦东参与了核酸采样工作,现在我同样会尽全力,在驻地酒店为每位队员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马爽的喉咙哑了、皮肤晒黑了,鼻梁也被防护口罩勒出血印,但在她眼里,相较于采样队员的辛苦,自己的辛苦不值一提。其远在山东的父母,若不是接到了医院工会的慰问电话,还不知道女儿参加了援沪任务。“离家的游子都是报喜不报忧,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只是在做本职工作。”马爽说。
三位“粮草官”,展现着对同心战“疫”的担当。她们是保障物资供应群体的缩影,她们背后,还有更多的人,不怕辛劳、竭尽全力,成为援沪医疗队的大后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