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有哪几种作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是增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通过修饰手法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清楚传达自己的意思,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经》:“修辞立其诚”。是修饰文辞的意思
修辞的“辞”可以分为文辞(写文章所用的)和言辞(或称语辞,口头说话所用的)。最初的修辞和语言一样,重心都在说话方面;就连“辞”这个字最初也是指言语,而非文字的组合——说文解字:“讼辞也。”后来重心才向文辞发展。
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修辞的零星言论。例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十分重视譬喻手法。汉代时期的学者曾激烈讨论《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直述)、比(譬喻)、兴(联想)。
魏晋南北朝之后,不少文学批评作品如各式各样的诗话、词话都有谈论修辞,但专门谈修辞学的作品还很少。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首部“修辞”二字的意思和现代理解相同的作品,书内亦谈了不少修辞手法。宋代陈骙的《文则》则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的专着。
民国八年(1919年)于北京发生五四运动以后,修辞学便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围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的修辞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模仿西方的修辞着作;辑录中国古人的说法。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中文里重要的修辞学着作之一——陈望道写的《修辞学发凡》出版。现今在中学教育中即开始教授行文时必须使用到的各种修辞法。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2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3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4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5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6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7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8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9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背定,日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